市民期待:求医问药,省时省力省心|看病_新浪财经_新浪网
《关于北京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》昨天公布,报告阐述了2023年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安排及实现计划的十大主要任务和措施。
新的一年里,北京市将紧扣“七有”要求和市民“五性”需求,扎实办好民生实事,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。今明两天,本端推出“新春心愿”特别报道,围绕百姓最关心的医疗和教育领域,讲述市民亲历的鲜活故事,畅谈未来期待的发展变化。
亲历
“以后看病就来社区医院”
太阳宫地区居民 张建英
我今年83岁了,六七年前摔了一下腰,之后就反反复复地出问题。去年5月份的时候,腰病又犯了。之前我看病总是去大医院,这回有人告诉我,说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有康复治疗,也不用排床位,我说试试吧!就来了。
5月底我来医院当天,就做好检查办好住院了。别看是社区医院啊,环境一点不比大医院差,很干净,又宽敞。医生护士都很负责,护工照顾我也很周到。
这儿的康复治疗也特别好,刚来的时候我腰疼得厉害,大夫给我做针灸、做按摩,还有一种磁疗仪也能治腰。慢慢地,腰疼缓解了一些,俩大夫又陪着我做康复训练,病房和走廊房顶上有个轨道,垂下来一个带子绑在我身上,大夫扶着我,练习下地走路。
腰病一天比一天好,可不知道怎么回事,眼睛又出毛病了。我记得是8月初的时候,眼睛一下子看不清东西了。我说怎么办啊,这里好像没眼科,腰又治了一半,怎么看病呢?大夫告诉我说别急,他们这儿能转诊。后来我才知道,人家社区医院和大医院搞了一个医联体。定好了日子,我就被送到中日友好医院做手术去了。做完以后当天又坐120回到这里接着住院,真方便!给我做手术的大夫后来还到社区医院给我复查、换药,特别细心。
这次住院,让我真正体会到社区医院的好了,还跟医院的王主任签约了家庭医生。人家告诉我,如果有看病的问题,可以直接打她的电话。
没过多久,这电话真用上了。去年底我发烧,烧了三天还不退,我跟我老伴说打电话给王主任问问,人家让我赶紧到医院。一检查加拍片子,说是新冠感染,肺部有炎症。那时候新冠已经可以在社区医院治了,我就又在这儿住院了。打点滴、做雾化、吸氧、吃药,各种治疗都有,住了十几天,不发烧,也不咳嗽了,指标都恢复正常,总算顺利出院。出院我还跟我老伴儿说呢,以后看病,别老往大医院跑了,来社区医院就挺好。
“线上诊疗解决了大问题”
高碑店地区居民 李华
我心脏一直不大好,过去这一年,没少跟医院打交道,3月那会儿还住院做了个卵圆孔封堵术。这要是搁以前,那可得愁坏了,不说别的,光是每次看病前整理小蓝本和各种检查报告,都要费半天工夫,生怕少带什么。到了门诊那儿,着急忙慌地往外掏,也不知道大夫究竟要哪些。回家以后翻开小蓝本,想看看大夫都写了什么,那上面龙飞凤舞的,咱外行根本看不懂。
幸好,后来有了电子病历,在医院做过什么检查、开过什么药,大夫都能从电脑上看到,比我回忆起来要准确多了。打印好的病历,看起来清清楚楚的,我心里也更踏实些。
这人呀,一旦上了年纪,记性实在是不行,老容易忘东西。有一次,我着急去医院,取号的时候才突然发现,医保卡给落家里了。要是再回去取,还得折腾好长时间。旁边的工作人员看我正发愁,主动告诉我可以用医保电子凭证。只要在支付宝或微信上按要求操作,就能领到手机里,跟医保卡一样管用,太方便了!
说到方便,还要感谢线上诊疗。术后复诊那会儿,大夫开了检查,本以为等过两天结果出来,还得再挂个号去让瞧瞧。没想到,大夫说随后直接在网上把报告发给他就行,他在线回得很及时,告诉我恢复挺好的,按时吃药就行,不用再来回跑一趟。
后来有段时间,疫情越来越严重,我不想总去医院,怕交叉感染,可药吃完了必须得开。一打听,发现线上复诊也能开药,开完还能选择配送到家,省时省力又贴心,解决了大问题。
感染高峰期间,线上诊疗又开了专门的新冠门诊,除了图文复诊和视频复诊外,还有用药咨询。我当时嗓子疼得厉害,鼻子也不通,家里一堆药不知道该怎么吃,药师就远程指导我,真是帮了大忙,让我在居家康复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。
期待
转诊制度要多宣传
日前发布的《北京市医疗机构门诊预约诊疗服务管理规范》提到,患者通过基层预约转诊方式进行预约转诊的,可以享受优先就诊、优先检查、优先住院。对此,张建英举双手赞成。
在她看来,医联体的转诊制度,给她这样的老人就医带来了很大便利。有些基础病可以先在社区医院治,实在治不了的再转到大医院。在社区医院住院,还会有大医院的医生来巡诊。但这种制度,之前不太清楚,还是来了社区医院才知道的。希望社区能多给老人宣传宣传,让大家知道社区医院和哪家大医院有合作,这样老人也不用总往大医院跑。
同样作为好制度,线上诊疗也有待进一步推广。李华说,现在有的医院这方面还刚起步,线上诊疗形式相对单一,科室和大夫都不太全,开药限制也比较多,期待今后能在细节上越来越完善,让线上诊疗更实用,也更好用。